魅影城市、亞洲未來?

Jeff Hou
Feb 8, 2022

Ghostly Cities, Asian Futurism?

本篇為「月兔之歌」2021年國立美術館亞洲雙年展論壇第三場「幽冥之域」(The Spectral Terrain)上所發表英文講稿的譯本。

首先,感謝策展人Thanavi Chotpradit的邀請,這次的雙年展中,我既不是策展人也不是參展藝術家,不過我在從事空間專業工作之餘,也有幾次參與藝術工作的經驗,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來談這些不同經驗的路徑是如何交會,希望對這一場的討論有所幫助。

本場次的主題「幽冥之域」,讓我聯想到兩種情境。第一種是一個超越人世的界境,這剛好也是我們參加2018年台北雙年展作品的主題-「植物眼中的台北」,在這件作品中,我們試圖想像一個後自然的未來景象,一個植物開始有視覺後的未來世界,透過植物的「眼睛」,來重新詮釋生態系統和人類體系也就是人類世界跟非人類領域之間的關連。當時我們邀請了十五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來參與這個計畫,每位學生各自認養不同種類的植物,並將它擬人化,最後分別製作一支短片,紀錄這個植物眼中的臺北。

「植物眼中的台北」短片精華版(剪輯:潘世豪)

接下來,「幽冥之域」也讓我聯想到一些「鬼影崇崇」的都市地景,這些魅影意指的是已成為過去的「未來」或「未來主義」(futurism) 。在臺灣的城市中,常常可以看到這些來自過去的未來主義,特別會在一些被遺忘的角落出現,這些地方也常常是一些社會中最邊緣、最弱勢的族群所居之處。

臺中的「中英育樂大樓」就是一個例子,這一類的住商混合型大樓,曾經是臺灣都會化的未來象徵。中英大樓內有游泳池、旋轉餐廳、夜總會等,在當時被認為是最新潮,最進步的建築,直到後來發生大火造成人員傷亡。火災之後,最上面的幾層樓被關閉。如今大樓內部陰暗的螺旋狀坡道,更添增了大樓的神秘感,但這個坡道其實是早期現代建築常見的一種做法,彷彿讓街道延伸進入建築物,讓「未來主義」出現在家門口。這些建築目前的狀態都已經非常老舊,甚至讓人覺得是落後的區域,從一個象徵未來的新式的建築,變成是老舊的結構。

中英育樂大樓大色塊的立面拼貼顯露當年風光時期的現代感(作者攝)
如同時空停滯的中英大樓內部(作者攝)
長驅直入的車輛坡道是現代建築中常見的手法,也顯示了中英大樓的現代感(作者攝)

另外一個可能更多人熟悉的例子是臺中「千越大樓」,這座大樓也是住商混用,過去曾有過百貨公司、臺中第一座溜冰場、旋轉餐廳、現代化的超市等,可以說所有最新潮的設計,都曾在這棟大樓裡,但這裏同樣也發生過火災,大樓的產權也非常複雜。雖然它擁有風光的過去,但最後仍像鬼屋般的存在,吸引塗鴉藝術家前來,把它當作立體的畫布。這座建築如今就像是一個通往過去入口,帶我們造訪一個來自過去的未來主義,一個畫上塗鴉作品、像幽靈般存在的未來。千越大樓裡其實還是有人住的,可能因為他們暫時無法找到更好的地方。隨著最近高雄「城中城」大樓火災造成四十多人不幸死亡,這一類老舊建築的困境開始受到重視。

成為廢墟般的千越大樓已成為台中中區的另類地標(作者攝)
千越大樓內火災遺留下來暗黑的牆面成為塗鴉的畫布(作者攝)
塗鴉藝術家的作品為千越大樓添增了更多的神秘感(作者攝)

這些老舊建築中,有頹敗但也有重生的案例,臺中的「東協廣場」就是一個例子。日治時期這裡是台中市第一座公有市場的所在地,後來改建為類似的綜合性休閒娛樂大樓「第一廣場」,但後來也一樣面臨衰退。近年來因為很多東南亞的移工聚集,裡面多了很多東南亞小商店,反而讓這個年久失修的大樓有了新的生命。許多移工來這裡不只是購物,也把這裡當作一個社交空間,臺中市政府後來將這個大樓重新命名為「東協廣場」,體認移工在城市中的需求以及對於經濟的重要性。其他類似的例子還有臺北的「金萬萬名店城」,在當年出國旅行還是很不容易的時代,它曾是舶來品的集散地。舶來品的市場沒落後,現在則被新的東南亞小商店所取代,這些商店主要的消費對象也是移工,特別是菲律賓籍的移工。這些案例提示著亞洲的未來主義隨著人口與勞力的流動,將會更多元、更具都會性。

同樣面臨衰退與產權複雜問題的前第一廣場(作者攝)
與移工相關的商機與日常活動,為前第一廣場(現東協廣場)帶來新的生命(作者攝)

除了新移民與移工之外,在不少新的案例中,我們也看到許多都市空間再生的新可能性。臺北的南機場二期整宅就有一個很精彩的案例,這座1960年代落成的建築,曾經是台北市最現代化的住宅,象徵著城市的進步,但如今也是一個來自過去的未來主義。在2016年後,一群年輕人在這棟大樓的地下室成立了「南機拌飯」,以一個開源的方式來運作(也可以說是一種「現時的未來主義」 — futurism of the present),進行不同形式的實驗,有臨時性的市集、非營利組織的集會,每個月也有志工進行小家電檢修,和每週的資源回收,透過與企業合作,將寶特瓶再利用(upcycle)製造成環保布料,此外也舉辦一些免費提供給社區銀髮族的體操課程,這些活動都是志工舉辦的。更重要的,它是一個非正式的社交場合,不管是訪客或住戶、志工或是專職的成員,都可以來參加。最近其中部分成員更轉移到地下室另一處四百坪的閒置空間,成立「一碼村」,這裡有社工團體成立的二手商店與市集,也有教大家如何重新利用以及回收二手物品的課程等各種活動。今年五月當萬華成為疫情的重災區時,「一碼村」更成為一個臨時性的物資集散地,很多民眾捐贈的物資在這裡集中再發放,一些因為疫情而失業的人也因此有了暫時工作的機會。

南機場二期公寓曾經是台北市最現代化的集合住宅(作者攝)
二手商店位居民帶來便利,也讓閒置的物品獲得重生(作者攝)
在萬華遭遇疫情時,一碼村轉型為物資集散中心(圖片提供:黃芳惠)

以上這些計畫讓代表著「過去的未來主義」(futurism from the past)的荒廢空間,透過「現時的未來主義」(futurism of the present),變成一個互助、互惠的空間,這樣的空間運用,也是我現在所參與的「林口社宅公共藝術計畫」的核心概念。林口社宅是臺灣最大規模的社宅社區,這次的公共藝術計畫一共有14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參與,包括由我和香港的藝術工作者黃宇軒所主持的論壇系列。這個計畫的重點是將公共藝術作為聆聽和與社區共學的媒介,用這個方式來創造出互助的網路,讓大家能夠在這裡創造出共居的文化。因為這個計畫還沒有正式啟動,所以目前還沒有作品可以向大家展示,希望也許下一屆雙年展的時候,就有機會可以跟大家報告。

林口社宅夜景(作者攝)

最後,回到幽冥之域這個主題,若我們回顧臺灣民間宗教的宇宙觀,特別是道教宇宙觀中的孤魂野鬼,他們的處境其實就如同人世間的弱勢族群。但這些弱勢族群所聚之處,常常也是我們可以看見互助互惠、相互關懷的一個地方。如果未來主義代表一種希望的空間(space of hope),這個幽冥之域所代表的互惠與互助,就是我所期待的亞洲未來主義。

謝謝。

謝誌:

台北雙年展「植物眼中的台北」合作者:鄧信惠/ 影片剪接與後製:潘世豪/ 台中中區建築導覽:黃子倫/ IMMA照片提供:黃芳惠。感謝國美館工作人員提供翻譯的初稿。

--

--